【轉型發展加油干 項目建設競風流】光遠新材:轉型升級轉出一片新天地
發布時間:
2017-03-17
“從12月16日投產以來,我們春節期間加班加點生產,現在已經生產近一千萬米電子布。
“從12月16日投產以來,我們春節期間加班加點生產,現在已經生產近一千萬米電子布。通過轉型升級,我們公司迎來了一片新天地。”3月2日,林州光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海鵬自豪地說。
林州光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自2013年10月一期電子紗生產線投產以來,三年時間實現三個項目投產,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5億元,項目建設接連創造新的“林州速度”。光遠電子紗及電子布項目在我市平地而起,從零基礎發展成為可媲美臺資、外資高端電子級玻纖制造企業,填補了河南省行業空白。特別是去年12月16日新上的電子布二期項目,從開工到投產,僅6個半月時間就具備投運條件(同行業平均時間為10個月)。
在生產總監代義飛的帶領下,記者來到電子布二期車間。二期車間包括四個車間:準備車間、織布車間、處理車間和檢驗車間。在織布車間,一位名叫郭青艷的女工正在一臺整漿機上操作著,細若蛛絲的紗線在她的面前舒暢地流動著。令人吃驚的是,寬敞明亮的車間里,整齊的擺放著約200臺機器,而操作工人還不到10個人。代義飛告訴記者,這種織布機自動化程度很高,一名工人可以看管30臺織布機,潔凈的電子布在這里成卷下線。記者看到,車間內陳列著意大利進口的漿紗機、并經機,日本進口的噴氣織機、德國進口的整經機、以色列進口的在線監測系統等高端設備。
“電子布二期相較一期無論在生產工藝上還是廠房結構上,都有很大改進。”代義飛向記者介紹,比如設備,二期所有設備雖然也都是從國外引進,但是機器性能和參數都是按照公司的要求和市場的需求量身定制。“光遠電子紗剛投產時生產的是9微米,現在生產的是5微米,今年的目標是4.6微米。因為新的生產線設備定位就是國際一流標準,所以二期產品也都是走在國際領先水平。”而在廠房結構上,二期布局也更加科學合理,更趨人性化。
尤其令人欣喜的是,二期產品自從進入市場以來,形勢一片大好。“我們的產品主要針對的是臺資、韓資、日資等高端客戶。微電子行業需求量大、軍工等高端產業發展快,導致我們的產品在市場上供不應求。”李海鵬笑著說,“以前是我們找客戶,現在是客戶找上門。”
提起下一步規劃,李海鵬告訴記者,3月將啟動光遠新材三期項目和新材料研發中心建設。預計建設周期20個月,完成投資10億元,占地約100畝,包括電子紗、電子布和高性能玻纖項目。投資完成可實現利稅3億元,出口創匯3000萬元;就業員工將從現有1200人增加到2600人。
推薦內容
分享到